在知乎看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成功人士往往一直成功,而失败人士难以扭转失败?”

可想而知这背后有多少内心装着同样的苦恼,在持续关注这个话题,并在执着地等待一个能说服自己、让自己有朝一日“崛起”、扭转现状的答案的人。

我们不甘也不愿承认自己是“失败者”,兴许内心还憋着强烈的成功的欲望,可为何潜意识里已经默认了“失败的自己”?从小到大被灌输乐观主义、成功学、鸡汤文的我们,心里多多少少都明白成功与失败是太大的人生话题,何为“成功”何为“失败”在不同的个体间没有标准答案。仅根据过去或现在就给自己下“成功”或“失败”的定论也显得为时过早。

我们所谓的失败只是“自认为”而已

我想,大多数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的人,都只是消沉在一种“自认为失败的状态”中无法自拔。这种状态的表现往往是:工作生活都感觉不如意、做任何事情都畏畏缩缩、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压力和鸡血中反复博弈,不断向前,却总觉得自己“不行”,内耗极大。

终其原因,原来我们比自己想象中脆弱太多,一次次的挫败轻易就消磨掉了我们的自信。我们还把自己的位置与自我期望值抬得太高,以至于在现实与他人的对比中落差太大,只能任由失望和恐惧肆意,活得苟延残喘。

老同学A君在学校时是级里的佼佼者,聪明、成绩优异、有想法、社团活动上很活跃,我们以为他出来后一定是混得最好的一批,可结果不如人意,工作换了几份,到现在都似乎还没找到合适的方向,感觉整个人都还活得浑浑噩噩。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也替他可惜,感概他际遇的不顺。

可最近和他的一次聊天,让我明白了症结所在。他说“我从毕业到现在的五六年都没过自信了……”浅浅淡然的一句感慨,还有整个聊天过程中笑着却敷衍,眼神游离、黯淡无光、总有所思的样子,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那是一种对自己无法饶恕的郁郁不得志的失望和怅然。

那一刻,我终于知道了,我们所谓的失败只是自认为而已,而我们长期处于“失败者”的状态中,也只是因为我们把自信走丢了。

我们是怎样一点点把自信丢掉的?

-1-我们并没有客观认知自己

以前以为缺乏自信的大多是从小没什么过人之处、没享受过被捧在手心的优越感的平平之辈,可后来发现很多曾经出类拔萃、被众星捧月过的优秀榜样更容易被现实的落差打击后,一蹶不振,完全没有了之前意气风发的模样。

听过一些年长的长辈说过:但凡是踏踏实实努力的人最终都不会过得太差。所以所谓的平平之辈知道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在什么程度,不骄不躁,也不妄自菲薄,按自己的节奏,埋头往前,时间越长,积累得越多,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想要到的位置。

而自视过高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值也过高,目光所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例如职场上年纪轻轻就位居高位、坐拥好的房子好的车子、过有奢侈品加持的品味生活…..

给自己的定位过高,却不认清自己真实的水平和实力,很容易会以真正优秀的别人的速度和成就来衡量自己,一旦在前进的路上有不顺畅的曲折,与优秀的他人之间的差距就可能瞬间拉大,自己的挫败感也越来越大。

当持续以别人的特长来对比自己的弱势、或以自以为的牛逼的自己和现实中很平庸的自己对比时,底气变得越来越弱,而自信也被消磨得不见声色,我们变成了不喜欢、不认可自己的人,这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2-我们没给自己足够的耐心

除了没客观认清自己,我们的不自信也来源于个人的浮躁、缺乏淡定和耐心。

当我们与优秀的他人、或期望中自己想要达到的程度有一定的距离时,我们会奋起直追。可这过程需要考量两件事情:一是自己是否真的具备同等会更强的实力,目标是否能达成;二是要清楚这个追赶从一开始就自带差距值的,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填补。

带有劣势的起跑点已经让自己心里的自信度比他人矮一截,而技能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没到一定的质变点前都看似一成不变,越努力似乎越有挫败感,更让人看不到改变和突破的希望。

在没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时间段里,个人努力的叠加没有兑换同等成果显性的增长,时间的流逝与成果的落差又反向加强了“失败的无可逆转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仅存的一点点自信就这样一点点耗光。

-3-陷入“失败者”思维的无底洞

当一次次想挣扎出“失败”的泥潭,为爬上自己欲望的高度而努力往上爬时都充满斗志,一鼓作气,精神可嘉。可因为浮躁、内心压不住时间带来的紧迫和慌张,缺乏足够耐心,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每次貌似都以失败告终。次数多了之后,就慢慢形成了“失败者”的思维,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觉得自己会做成,到最后,恐怕是连尝试都不敢碰了。

当对自己“失败者”的身份深信不疑时,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估计都难以再有热情,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们可以把自信的自己一点点捡回来

我曾经一度也是很缺乏自信的人,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也因为有过被捧的经历而自视过高,因为高估自己而对自己有虚高的期望值和欲望值,最后被现实的落差击打过一段时间的消沉、严重自我否定。

幸好,我在一次次欲望与现实的对抗中一点点找到自己的位置,对未来和想要的自我都一点点从模糊变清晰,我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身处过同样困境、一时无法挣脱出来的“失败者”们,只要愿意给自己留多点时间和尝试的空间、改变看待自己和生活的方式,一定能找回成功的自信:

-1-以持续的个人成长定义成就感

有很强的目标感和必胜心不予置否,但当你的自信和能量微弱到还远远撑不起你的野心时,更重要的是先把自信填满。只要有付出过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今天就一定比昨天更有沉淀。一天积累一点,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即使刚开始工作时只能存几百,到一年几年过后就是复利增长,收入可观。

等到一定的时间,会发觉银行里的存款忽然就达到了刚毕业时心里默默祈祷的那个数字,所谓“成功”就这样心想事成了。但同样的只存几百,每次存进去的时候都觉得很少,离“一步登天”的欲望值或别人每次都存几千几万的起点差之千里,每存一次自我打击一次,挫败感越来越强,到最后不愿意再存下去,那么真的永远就是无资产的“失败者”了。

-2-从各个维度堆砌个人的自信度

我相信人有所短,则必有所长。如果我们执着追求的东西很长时间没法实现、并且让自己时时感到挫败,那么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发掘出对自我的认可。

例如追求的事业成就上一时无法出成绩,不断在消磨自己的信心,但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喜欢或擅长的东西上获取成就感,如阅读、写字、社交、健身、参与社群、公益、生活品味等等,任何能增加自我认可的东西都随时能为自己的失意的角落填补阳光,让我们一直余留希望和能量。

-3-迷茫时听听年长者的说法

年轻的我们经历地还太少,所以容易自视清高,也容易妄自菲薄。自尊心极强,敏感又脆弱。很容易把一时的不如意当作一辈子,把一件小事都看作比天大。

如果把自己的所谓“失败”遭遇说出来,活过几十年的长者或前辈只会浅浅地笑着回应“这是多大点事儿”!任何的经历到最后都会变成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积淀和财富,而其中的起起落落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斑斑点点,这样的人生因曲折而有厚度。

只要让自己在挺不住时再坚持多一步,不堪就真的会发生逆转。我们追求的所谓成功不会因为做成了一件事情而止,所以我们还没等到的成功也不会某一件事情没做成而被定义失败。

我们一直在成长、追求成功的路上,那么为何不相信自己,让自己乐观、充满能量把这辈子活得丰富、精彩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