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戒色不宜强戒,断念不宜强断?

 

这是因为,根据大脑运作规律来说,刻意的阻碍想法,这也是一种反向的记忆加深。

 

有点类似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最终的结果就是,在相互排斥的情况下,记忆的力度更强了。

 

例如戒色针对意淫,提倡“念起即断”。这么做也不是没用,而是有些戒友用不好容易陷入强迫思维里。比如,我越是逼自己不想,大脑就刻意忍不住的想,快被折磨疯了。

 

就像失恋者,越想忘掉就越忘不掉,借酒消愁愁更愁。

 

不过,戒意淫那个断念口诀很不错: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很多戒友默念三五遍就真的冷静下来了,对于一部分人是有用的。

 

但还有一些是,念的次数多了自己麻木了,或是反复就这么句话,念完了不知道该想些什么?然后没多久想法又转回来意淫了。

 

就像我们的东方式冥想,例如打坐、修禅、冥想。如果你是单纯的放空式冥想,不念任何经文,脑子里也不幻想任何主观臆想,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对于一个清醒的人,他的主观意识就是处于不间断的想象当中,无论思考什么,只有深与浅的区分,但却很难停下来不思考。

 

那么,如果你想主观上什么都不想,这其实就需要一种大脑的反向抑制思考的作用力。就像戒色本身,是用更高阶的意志欲望,来节制低级的生理欲望。而大脑这种反思考作用力,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思考”,并且强度还很高,不亚于你深度思考时大脑的耗能。

 

或者说,不要以为你什么都不想就很容易,实际上这比你专注思考更加困难。

 

因为要保持什么都不想,这本身就是一种急需专注的能力。

 

那么,冥想本身其实也是一种专注力的锻炼方式。只是,与我们说念起即断不同的是,你不能意淫的时候就开始冥想,不是说不可以,而是条件不允许!例如你走在大街上,看见女性有想法了,总不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吧?

 

2007年,心理学专家理查德·戴维森和布瑞夫钦斯基·刘易斯,使用磁共振扫描仪对佛教僧侣的大脑活动进行检测。发现他们的脑部专注于工作记忆区域,有着更强烈的反应。

 

另一项发表于2007年的研究,则对比了13个禅修者和13个普通人,发现前者的大脑皮层体积和反应速度,随年龄衰退的趋势比普通人要更慢。这些可以看出,也许单纯的冥想、静思,也是一种对于专注和高强度的脑力锻炼。

 

那么,你其实也可以通过训练所谓的念起即断,来控制意淫的。只是不能等想法来了再说,而是平日里就得每天或经常有练习冥想、放空的习惯。例如结合我们以前提到的,打坐戒色的方法,每天早晚冥想一会儿,5-20分钟,帮助静心。长期习惯后,当平日里意淫来临时,你才能更快找到冥想时那种控制、放空意念的状态,从而帮助断念。

 

这时候,对于放空意念,就成了一种大脑反思考的专注作用力,就像修禅者可以更快找到静心状态一样,不至于焦头烂额。

 

还有就是,除了这种有意锻炼、习惯性的放空、断念方式,再者就是我们以前讲到的“念起即换”了。

 

如果你不能有效的抑制思维,那就赶快去想点别的,或是做其它事情。人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很难同时共存,当你多去想一些偏理性、逻辑的问题时,专注一会儿,欲望容易慢慢消散。上课时坚持专注听讲一会儿,走路时数数自己的步子,独处时冥想感知一下时间。

 

什么是感知时间?例如从现在开始过了1分钟,2分钟……5分钟等,把你所感觉到的时间变化和钟表对比一下,看看偏差。有些厉害的人一天当中就基本不用看表,靠对阳光变化和自身的感知等就能判断出当下的时间,偏差很小。也许刚开始你会在心里默念数一下秒数,但时间久了靠潜意识就能基本判断时间跨度。

 

当然,这里主要还是用这些方法,帮你找点事干,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