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40 万人的秘密自习室
百度“戒色吧”已经聚集了 640 万用户——相当于 70 个鸟巢坐得满满当当。他们互称“师兄”,每天只做一件事:试图戒掉自慰,并相信这能重启人生。
二、众生相:中二少年、循环放弃的“戒油子”、把戒色当万能药的人
• 有人用 10 个感叹号表达决心:“千言万语一个字——戒!!!!!!!”
• 有人像背英语单词永远停在 abandon,打卡永远停在前三天。
• 还有人把自慰视为万病之源:前列腺炎、长不高、社恐……全部甩锅给“手”。
三、线上“修行”与线下周边
• 广告:地铁口的小卡片写着“胆小、矮、被欺负?先戒色再说”。
• App:绿色界面,打卡攒“正气”,终点是一朵盛开的莲花。
• 教材:210 万字的《戒为良药》,上下两册,厚度赶得上一本《辞海》。
四、为什么他们要“壮士断腕”?
医学上,适度自慰无害,甚至有益。可这群男生并不只是听从生理课本长大的:
- 性教育缺席:生理卫生课男女分开,电视一接吻全家静音。
- 信息真空:网络把“性”包装成神话,也把“自慰”渲染成灾难。
- 情绪出口:高三学生“一到学校就肚子疼,只能用手缓解焦虑”,于是把疲惫、空虚、成绩下滑全部算在“手”上。
一句“只要戒了,一切都会好”就成了最简单的因果论,也是最容易抓住的救命稻草。
五、真正的痛点:哪里只是性欲
在戒色吧,你能看到同龄人最真实的焦虑:
• 复读生:“再努力也赶不上别人,也许戒了就能更专注。”
• 失恋者:“她被撬走了,我要变得更好再追回来。”
• 失眠者:“如果今晚不破戒,明天就能早起跑步。”
他们把无法向父母、老师、朋友倾诉的羞耻与失败,打包进一个“色”字,然后试图亲手扔掉。
六、是“邪教”还是“树洞”?
换个角度看,这里更像一个匿名互助会:
• 没有人会嘲笑“又破戒了”。
• 一句“师兄加油”就能让陌生人眼眶发热。
• 他们真正想戒掉的,也许是失控感、自我厌恶、无人诉说的孤独。
七、尾声:手段与目的
戒色是手段,不是终点。
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我为什么会把人生所有问题归结为一次自慰”。
当性教育缺席、心理支持缺位,640 万男生只能自建一座“秘密自习室”,用彼此的声音补课。
也许有一天,他们能坦然说出:
“我需要的不是戒掉性,而是学会和情绪、欲望、失败和平共处。”
那堂课,才正式开始。